中华文化走向世界,是一种形象的说法。早就有学者指出,中华文化从来在世界之中,何妨“走在世界”?事实上,更长远一点看,在全球史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,世界文明的传播趋势都是“世界文化走向中华”,而非反之。
就此而言,所谓“走向”,其实是单向的,其观念的背后是以西方为代表的“世界”乃“舞台中心”,而中国则在后排,必须要有奋起直追的潜在忧患意识或危机意识。这种意识的形成有其百年缘由,但在当下,它直接导致了一系列国际传播量化指标的出现,如文化产品的国际覆盖规模、国际受众的好感度、全球头部媒体的转载率等。这些指标设立的目的是要将中华文化以信息、产品为载体,通过文化产业、媒体传播、社交平台,推向全球。这种传播形态非常重要,当年的美国就是这么做的,他们不遗余力地以国家力量向全球推广“穿着牛仔裤,嚼着口香糖,喝着可口可乐,看着好莱坞电影”的美式生活。
可是,这种文化渗透,甚至入侵行为,并不必然成功。特别在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中国,美式“和平演变”并不容易。这恰好说明了文化的信息化、产品性输出,也不会必然带来思想上的认同。真正的认同,需要“人”,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绵密交往。只有在交往当中,人和人之间才能实现信息的对勘式交换、情感的对话式交互,以及观念的对等交流。进入2025年,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、TikTok用户外溢、“甲亢哥”中国行……一系列重心在“人”的国际人文交流操作,获得了巨大的效能和如潮的好评。而这也深刻地证明了,国际人文交流的关键要素,除了信息、产品等“载体”,更在于“设身处地”而非“隔岸(屏幕)观火”的“主体”。只有走入对方,才能理解对方,从而影响对方。因为,与重在信息、产品等载体性传播相比,主体性传播才是双向的、共赢的、互鉴的。
留学生群体,是除了经贸往来之外,在国际间交流最为频繁的人群。他们是包括出国学生和来华学生在内的庞大留学生群体。他们“走向世界”,并不是要把“世界”(西方)当作中心,而是四下散开,走向全球的四面八方。当前,数十万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华求学,亦有数十万中国学生奔赴世界各地读书,从欧美诸国到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,都有中国留学生的身影。他们“犹水行地”,蔓延在世界各国,又如“水银泻地”,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。他们熟知中华文化在地传播的可契入点、可扭转处,都有可能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“宣言书”“宣传队”和“播种机”。相比之下,信息和产品是辅助他们进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工具。固然,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。可是,要紧的仍然是“人”,是活生生、有理想、有情感和有中华文明认同的人。着眼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,我们的留学教育应该培养这样的人。(作者 林玮系浙江大学休闲学与艺术哲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、哲学学院教授)
来源:《神州学人》(2025年第7期)
工信部备案号:京ICP备05071141号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
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yb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为什么要割包皮 | 前兆是什么意思 | 萎缩性胃炎吃什么药能治好 | 嗓子疼吃什么 | 喉咙突然哑了什么原因 |
圆珠笔是什么笔 | 为什么高铁没有e座 | 什么的早晨 | 硫磺是什么东西 | 什么能力 |
胎盘低置状态是什么意思 | 脾肾亏虚的症状是什么 | 苹果和什么榨汁减肥 | 脑梗病人吃什么营养恢复最好 | 为什么要多吃鱼 |
为什么会怀孕 | 屁多是什么病的前兆 | 1027是什么星座 | 什么是多动症 | 寻麻疹是什么 |
大包子什么馅好吃hcv8jop1ns8r.cn | 不能吃油腻的是什么病hcv8jop3ns7r.cn | 净身是什么意思hcv8jop9ns7r.cn | 封心锁爱什么意思hcv7jop9ns3r.cn | 英文为什么怎么写hcv8jop4ns5r.cn |
布洛芬的副作用是什么hcv8jop7ns5r.cn | 梦见摘枣是什么意思hcv8jop2ns6r.cn | 2025年是什么命hkuteam.com | 四肢发达是什么生肖hcv9jop1ns4r.cn | 什么药去湿气最好最快hcv8jop8ns8r.cn |
谷维素是治疗什么的hcv8jop0ns1r.cn | 早年晚岁总无长是什么意思hcv8jop2ns6r.cn | 静候佳音是什么意思hcv8jop9ns7r.cn | 子宫为什么会长息肉hcv9jop6ns2r.cn | 低密度是什么意思wmyky.com |
半边脸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hcv8jop3ns7r.cn | 梦见打仗是什么意思bysq.com | 桃花灼灼什么意思bjcbxg.com | 囊肿是什么意思hcv9jop4ns9r.cn | 梦见蛇吃蛇是什么预兆hcv9jop7ns1r.cn |